close

 

●以亮點、暗點、灰點調整影像色偏

一般專業攝影在拍照時,會以黑白灰三色的校色卡在拍攝中來比對三個色卡的RGB值是否維持原樣,介意了解影像的色偏程度並做為調色依據,在Photoshop中也有模擬此方式來做色偏調整的方法。

曲線:

Photoshop中的曲線調整是以X、Y軸做為標準,利用控制點拖曳調整影像的色調與色彩(即最亮點到最暗點),可依紅、綠、藍三個色版調整色調。

功能表/影像/調整/曲線

clip_image002

clip_image012

 

色版:預設值為RGB色版,另有紅、綠、藍三色單一色版,可針對RGB或CMYK單一色版做曲線調整。

 

編輯點:可修改曲線,拖曳控制點調整影像的色調與色彩,曲線往上影像會變亮,曲線往下影像會變暗,曲線上最多可有14個控制點,若要移除控制點,可將控制點拖曳出圖表即可。

 

繪製:可修改曲線,任意繪製曲線。

 

曲線調整區域:左下角控制影像暗部,曲線往下會加深暗部,右上角控制影像亮部,曲線往上會增加亮部。若拖曳曲線,可調整影像中間色調。

 

滴管設定:由左至右為【設定最暗點】、【設定灰點】、【設定最亮點】。

 

平滑:修飾曲線,可使用於鉛筆繪製曲線時。

 

自動:自動調整影像效果。

 

 

※【重點提示】:

如果想要增加格線,可按下【Alt】鍵在曲線調整區點一下滑鼠左鍵。

 

 

自動色彩校正影像色偏:

功能表/影像/調整/曲線→按下【選項】鈕→開啟【自動色彩校正選項】對話視窗

clip_image015

 

增強單色對比

增強每個色版的對比

尋找深色與淺色

靠齊中間調

 

○以最亮點與最暗點調整影像色偏:

開啟範例圖檔(人物01.jpg)→並複製一個相同的圖層

clip_image017

 

→功能表/影像/調整/臨界值→開啟【臨界值】對話方塊視窗

clip_image019

 

→勾選【預視】→按住clip_image021鈕不放先拖曳到左方,影像會以全白顯示,再慢慢往右拖曳找出影像最暗點

clip_image023

clip_image025

clip_image027

 

→將滑鼠游標(滴管圖示)放在作用中視窗內並按住【Shift】鍵不放→當滴管圖示上方出現一個小圖示時→到影像的最暗點點一下左鍵,以設下第一個顏色取樣

clip_image029

 

→按住clip_image021[1]鈕不放先拖曳到右方,影像會以全黑顯示,再慢慢往左拖曳找出影像最亮點

clip_image031

clip_image033

 

→將滑鼠游標(滴管圖示)放在作用中視窗內並按住【Shift】鍵不放→當滴管圖示上方出現一個小圖示時→到影像的最亮點點一下左鍵,以設下第二個顏色取樣

clip_image036

 

→功能表/影像/調整/曲線[開啟【曲線】對話方塊視窗→按下【在影像中取樣以設定最暗點clip_image038】鈕

clip_image040

 

→到作用中視窗按下【Caps Lock】鍵,當游標變成clip_image042時,將游標移往第一個顏色取樣上,完全對齊後(顏色取樣的圖示會消失)點一下左鍵

clip_image044

 

→【曲線】對話方塊視窗→按下【在影像中取樣以設定最亮點clip_image046】鈕

clip_image048

 

→到作用中視窗按下【Caps Lock】鍵,當游標變成clip_image042[1]時,將游標移往第二個顏色取樣上,完全對齊後(顏色取樣的圖示會消失)點一下左鍵

clip_image051

 

→工具列/顏色取樣器工具→上方選項視窗/按下【清除】鈕

clip_image053

clip_image055

clip_image057

 

 

○以灰點調整色偏:

灰點就是RGB值三個值都相同,以此方式也可以來調整色偏。

開啟範例圖檔(人物02.jpg)→並複製一個相同的圖層

clip_image059

 

→功能表/編輯/填滿→開啟【填滿】對話方塊視窗→設定使用50%灰階、模式:正常、不透明:100%、勾選【保留透明】→按下【確定】鈕

clip_image061

clip_image063

 

→浮動視窗/圖層→設定混合模式:差異化

clip_image065

clip_image067

 

→功能表/圖層/新增調整圖層/臨界值→開啟【新增圖層】對話方塊視窗→按下【確定】鈕

clip_image069

clip_image071

 

→開啟臨界值設定視窗→按住clip_image021[2]鈕不放先拖曳到左方,影像會以全白顯示,再慢慢往右拖曳,第一個出現較大的黑色區塊即為中間灰位置

clip_image073

clip_image075

clip_image077

 

→將滑鼠游標(滴管圖示)放在作用中視窗內並按住【Shift】鍵不放→當滴管圖示上方出現一個小圖示時→到影像的中間灰點點一下左鍵,以設下第一個顏色取樣(點選時可由資訊視窗中觀察RGB值小於10則表示該區域為灰色)→按下【取消】鈕

clip_image079

clip_image081

clip_image083

 

→隱藏所複製的圖層

clip_image085

 

→選取背景圖層/建立新填色或調整圖層/曲線→開啟【曲線】對話方塊視窗

clip_image087

clip_image089

 

→按下【在影像中取樣以設定灰點clip_image091】鈕

clip_image093

clip_image095

 

→到作用中視窗按下【Caps Lock】鍵,當游標變成clip_image097時,將游標移往第一個顏色取樣上,完全對齊後(顏色取樣的圖示會消失)點一下左鍵

clip_image099

 

→按下【確定】鈕

clip_image101

 

 

○以參考影像調整色偏

一般拍攝影像時,常因周圍反射的光源不同而造成色偏,通常可以使用一張正常的影像作為調整標準。操作步驟如下:

 

調整影像的明度值:

開啟範例圖檔(人物04-紅膚.jpg)→並複製一個相同的圖層

clip_image103

 

→工具列/顏色取樣器工具→上方選項視窗設定樣本尺寸:點狀樣本

clip_image105

clip_image107

 

→到作用中視窗按下【Caps Lock】鍵,當游標變成clip_image109時,將游標移往影像中膚色的亮點上點一下左鍵,建立第一個顏色取樣→在資訊視窗中可以看到明亮度B值的資訊

clip_image111

clip_image113

 

利用滴管工具抓取影像的正常RGB值:

開啟範例圖檔(人物04-正常.jpg)→工具列/滴管工具

clip_image115

clip_image117

 

→將滑鼠的滴管游標放到影像的臉部皮膚上點一下左鍵

clip_image119

 

→設定前景色→開啟【檢色器(前景色)】對話方塊視窗→將先前的紅膚影像的B值輸入,RGB值會隨之更動→將數值紀錄並按下【取消】鈕

clip_image121

clip_image123

clip_image126

 

→回到紅膚的影像→工具列/磁性套索工具→選取臉部與手部的皮膚

clip_image128

clip_image130

 

→功能表/選取/修改/羽化→設定羽化強度:5→按下【確定】鈕

clip_image132

clip_image134

clip_image136

 

→若是因為羽化而造成選曲區內縮,當選取區套用特效時會因選取區與實際區域的距離而使特效失真,所以可以再執行功能表/選取/修改/擴張,設定擴張強度:3[按下【確定】鈕

[浮動視窗/色版/儲存選取範圍為色版[完成選取區的建立

clip_image138 clip_image140

 

以曲線調整色調與色彩:

→切換回圖層視窗→功能表/圖層/新增調整圖層/曲線→開啟【新增圖層】對話方塊視窗→按下【確定】鈕

clip_image142

clip_image144

 

→開啟曲線對話方塊視窗→按住【Ctrl】+【Shift】件不放→將滑鼠游標移到作用中視窗,當游標變成滴管圖示時,在先前置入新顏色取樣的中心點點一下左鍵→回到對話方塊中會發現輸出/輸入值都變成255

clip_image146

clip_image148

 

→切換到色版:紅→輸出設定為:242(此為先前檢色器紀錄的R值)

clip_image150

 

→切換到色版:綠→輸出設定為:216(此為先前檢色器紀錄的G值)

clip_image152

 

→切換到色版:藍→輸出設定為:206(此為先前檢色器紀錄的B值)

→按下【確定】鈕

clip_image154

 

→浮動視窗/圖層/曲線1圖層→設定不透明:78%

clip_image156

clip_image158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Teacher Simon 的頭像
    Teacher Simon

    Simon 老師的電腦知行工房

    Teacher Sim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